2024我的“关键词”丨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聚焦国家监委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永不止步的启明星

发布时间:2021-11-1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原标题:永不止步的启明星

  “侯官王绶琯,1923年生于福州,童年客寓上海,少年时负笈黔蜀间,青年时游学英伦。始修造船而酷好天文。终以自学致天文为终身业。1953年以还,先后服务于宁、沪、京天文台。于今历40载。齿落发童而意犹未止也。”

  读到这段半文半白的话,你可能觉得它是出自哪位文学家之手。其实,这是我国天文学家王绶琯在1993年写的自述。彼时,这位大科学家已年至古稀,字里行间却颇具童趣,寥寥数语,道出了半世生涯和毕生追求。

  从最早阅读天文科普书籍开始,王绶琯与天文学已经交往了大半生。科学和赤诚的种子,在王绶琯心里种下后,便长成大树、开枝散叶。

  科普启蒙下踏入天文之门

  王绶琯192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侯官”是旧县名,现在的闽侯县。1936年,在叔父的推荐下,13岁的王绶琯考入福州马尾海军学校。王绶琯最初学航海专业,后来因眼睛近视,便改学造船。

  求学期间,王绶琯一有时间就跑到书店里看书。在那里,他看到了一本叫做《宇宙》的杂志,这是我国近代的一份天文普及期刊。李珩、张钰哲等老一辈天文学家在上面发表了大量科普性文章,张钰哲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什么是时间、昼夜和四时的变化,还不时介绍中国古代对“宇宙”的描述。这些有趣的故事激发了王绶琯对天文的好奇心,在他心里悄悄埋下一颗种子。

  时光匆匆,造船一学就是9年。1945年,22岁的王绶琯考取公费留学,到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进修。

  巧合的是,学院隔壁恰好是格林尼治天文台。这对原本就爱好天文的王绶琯形成了强烈吸引。年少时在心底埋下的兴趣的火苗,在这里被点燃了。

  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王绶琯对天文学从业余爱好,又更走近了一些。他在天文台结交了很多朋友,还经常给英国的几位天文学家写信请教问题。对方看到是年轻人,又虚心求教,也都很欢迎。

  后来,屡屡被问及为什么转行时,王绶琯说,“人对自然有很大的好奇心。同时你要看了前面的人能够这样发现,能够那样做一个事情,你也很想自己来试一试什么的。”

  不久,王绶琯给时任伦敦大学天文台台长格里高利写了一封求职信。信顺利到了格里高利手里,1950年,格里高利接受王绶琯进入伦敦大学天文台工作。

  新的学科,在王绶琯面前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当时,王绶琯主要进行晚上8点到早上4点的夜间实测。多年之后,他在《小记伦敦郊外的一个夜晚》一文中回忆往事:“那时我在伦敦大学天文台,地处伦敦西北郊,四周的田野很平很阔,一条公路从伦敦伸过来,很宽很直……黄昏后,夜色罩下来,朦朦胧胧,路就像是一条笔直的运河,把岸两旁脉脉的思绪送往天的另一边……”

  漫漫长夜,举目望着满天的繁星,王绶琯思绪万千。他写下了一首《归路》:“独客寻归路,低天孤一星。步声碎鸟语,返照媚山青。幽意流成唱,所思其或聆。郁陶徒四顾,向晚风冷冷。”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一次次突破奠基射电天文建设

  1952年,万里之遥的祖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绶琯收到时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邀请,决定立即回国。

  儿时书上的启蒙者,转眼间成为眼前的带路人。王绶琯作为中年骨干,和张钰哲、李珩、陈遵妫等老一辈研究员一起工作,投入到了建设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事业中。

  50年代初期,“大地测量与绘图”为国家建设所急需。为适应野外天文大地测量的要求,信号精确度必须提高。紫金山天文台受命承担了提高授时信号精确度的任务,并派王绶琯到上海主持这一工作。

  当时我国唯一的授时机构就是徐家汇观象台。这里仪器有限,技术陈旧。王绶琯以前没有接触过授时,但脑海中曾经读到的关于时间的概念却一直若隐若现,他夜以继日,边学边干,“其中之苦,甘之如饴”。

  不到两年时间,王绶琯和同事们改进测时、授时、播时的技术,将授时精度提高到百分之一秒。自此,“北京时间”更响亮了。

  此后,王绶琯又承担起了发展射电天文的任务。在他的提议下,在密云建起了射电望远镜,用于脉冲星观测。

  “在党的十一大,把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写进党章……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感到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决心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报答党对我们的期望。”这是1979年2月,王绶琯递交的《入党志愿书》中的一段话。

  王绶琯孜孜以求,一次次从零突破。这一次,他把目标瞄向了天文望远镜设计。

  天文,是观测的科学。要观测就要有望远镜,这个望远镜越大越好。而在天文光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大口径和大视场不可兼得的矛盾。王绶琯和苏定强等合作解决了天文望远镜设计的这一难题。

  20世纪80年代后期,王绶琯和苏定强共同提出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攻关项目。其中关键性的“主动反射镜”及“光纤定位”技术,起到了扩大视场的作用。LAMOST于2009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鉴定,它从原理、设计到研制完全是由中国自主创新。

  尽管作为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者之一,王绶琯却总是很谦虚。他说,“有很多人一起工作的,我只是其中的百分之零点一吧。”

  “一个象牙圆顶汉,管中天我相窥\目成意会醉欲痴\星摇河汉近,心跃女牛知\富贵不淫贫不怵,生平居里皈依\浮沉科海勉相随\人重才品节,学贵安钻迷。”这是王绶琯作的一首《临江仙·书怀》。

  他是观星星的人,却把路铺在脚下;他求索毕生,却只说坚持“安”“钻”“迷”。那浩瀚星河,在王绶琯手中发出了浪漫的对话,跳动着无尽的牵挂。

  照亮后学之路

  今年11月5日,王绶琯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他被表彰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一位科学家,怎么会成为助人为乐的模范呢?

  王绶琯在回忆过往时曾感慨:“人一生要走很长的路,一路上就常常要有人拉一把。我自己年轻时候的路就走得很艰难,是遇到了几双‘大手’才有幸‘走进科学’。如今自己成了‘大手’,也想拉起奋斗的‘小手’。”

  1997年,王绶琯提笔给时任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部长周琳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看似与自己科研工作并无直接关系,却关乎后辈未来。他说,作为前辈的自己这一代人,应该反躬自问。在青少年培养科学兴趣的关键期,“应该有一个组织,给他们领路”。

  王绶琯认为,只有植根于一片深厚的土壤之中,科学之树才能枝繁叶茂。科普,变成一种科学的养成,这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很多人去做,不是靠几个人就能做得成的。他联合60多位中科院院士、科技专家,发出了《关于开展首都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倡议》。

  在多方支持下,1999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

  20多年来,王绶琯为了俱乐部的发展四处奔波。他坚持“去功利化”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科学教育思想,要求俱乐部不以应赛为目标,要制定缜密严谨的人才培养方案。他还寄语青少年:“勤学而好问,务实以求真;敏思而笃志,温故以创新。”

  为了解决俱乐部的经费问题,王绶琯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稿费。后来,他年事渐高,身体虚弱,不能行走,还让女儿推着轮椅带他参加俱乐部活动。即使躺在病榻上,他仍说:“我总是忘记自己年纪已经这么大了,时间不多,要干的事却还有很多!”

  王绶琯认为,科学精神所体现的智慧和力量,属于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受哺于社会并应该反哺社会。

  在王绶琯看来,科学作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行业,其任务是认识自然,属于“求真”。科学精神就是一种求真精神。社会上其他行业虽然任务不同,但都要“求真”。

  现代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创造巨大社会财富,而作为这一链条始端的自然科学却不以任何实际功利为目的。王绶琯认为,这种反差,往往会对“求真”产生压力和诱惑。对抗种种干扰,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需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这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养料。从王绶琯的诗作中,我们大概可以窥见一斑。

  今年1月28日,王绶琯走完了他98岁的人生历程。这位给了我们望星空的眼睛的老人,自己化身成天上星辰。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启明星”。

  种子早已长成参天大树,身后,是一片枝繁叶茂。(郑新)

中国全民新闻网摘编亓荃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